品牌 | 奥德赛创 | 价格区间 | 5万-10万 |
---|
产地类别 | 国产 | 应用领域 | 建材/家具,电子/电池,纺织/印染,汽车及零部件,电气 |
漏电起痕测试仪的工作原理是模拟绝缘材料在 “高压电场 + 电解液污染" 的恶劣实际工况下,因表面泄漏电流引发电痕化(绝缘失效)的过程,通过量化测试判断材料抗电痕化能力,核心是复现 “电场、电解液、绝缘材料" 三者相互作用导致的绝缘破坏机制,具体可分为 5 个关键步骤,且需严格遵循 IEC 60112、GB/T 4207 等标准规范:

绝缘材料的 “电痕化" 是导致其绝缘失效的关键过程,测试仪的设计正是为了精准复现这一过程:
当绝缘材料表面附着电解液(如潮湿环境中的水汽、含杂质的油污),且材料两侧存在高压电场时,电解液会形成导电液膜,引发泄漏电流;泄漏电流产生的局部焦耳热会使电解液蒸发、浓缩,同时电解材料表面成分,逐渐形成碳化导电通路(电痕)&苍产蝉辫;;随着电痕扩展,最终导致材料表面击穿(两电极短路),绝缘失效。
测试仪通过人工控制 “电场强度(电压)、电解液参数(浓度、滴落方式)、电极条件(间距、压力)",标准化这一过程,从而客观评估材料的抗痕化能力。
电压类型与范围:根据材料应用场景(如家用电器常用 AC 220V,工业设备可能涉及 DC 高压),选择交流(AC 50/60Hz)或直流(DC)高压,电压范围可连续调节(通常为 100V-600V),精度需控制在 ±1%(确保电场强度稳定)。
电压施加逻辑:先根据材料预估的抗痕化能力(如经验判断 CTI 值约 250V),设定初始测试电压(如 200V),若材料能耐受,逐步升高电压(每次增加 25V 或 50V),直至找到临界失效电压。
电解液规格:采用 0.1% 氯化铵(NH?Cl)水溶液(模拟自然界中含杂质的雨水、露水),需提前调节温度至 23℃±2℃,导电率控制在 23±1mS/m(用标准电导率仪校准,确保导电能力一致)。
滴落控制:通过自动滴液装置(针头直径 0.8mm-1.2mm),将电解液以30 滴 / 分钟 ±1 滴的速率、每滴0.05mL±0.01mL的体积,精准滴落在两电极正中间的试样表面(确保液膜均匀覆盖电场区域,避免局部无电解液导致测试失真),滴液高度固定为 30mm±5mm(保证液滴冲击力一致)。
漏电起痕测试仪的准确性,依赖于对 “电痕化形成三要素" 的精准控制,任何一个变量失控都会导致测试结果失真:
电场(电压):电压决定电场强度,直接影响泄漏电流大小,需通过标准电压表校准,确保显示值与实际施加值误差≤&辫濒耻蝉尘苍;1%。
电解液:浓度、导电率、滴落速率决定液膜的导电能力和覆盖均匀性,需用标准电导率仪、量筒等工具定期校准。
电极:间距、压力决定电场分布和接触状态,需用千分尺、力传感器校准,确保间距误差≤&辫濒耻蝉尘苍;0.1尘尘,压力误差≤&辫濒耻蝉尘苍;0.1狈。
通过对这叁大变量的标准化控制,测试仪能客观、可比地评估不同绝缘材料的抗电痕化能力,为产物安全设计和材料选型提供科学依据。